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贯彻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发言,供大家参考。
学习贯彻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发言 3 3 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5 月 29 日人民日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致力于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明发展之道,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能。
在探源研究中梳理历史脉络,讲好文明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化中华文明探源,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延伸
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传承发展,厚植文化自信、凝聚前行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忘本来,才能更清楚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继往开来。《唐宫夜宴》完美呈现“博物馆奇妙夜”火爆刷屏,《只此青绿》“穿越”千年诠释宋风雅韵实力出圈,《典籍里的中国》钩沉典籍里的精神之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了历史文化滋养,点燃了人们蕴藏于心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与热爱,激发了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交流互鉴中促进文明共存,展现大国担当、造福世界人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也
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势必有力促进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华文明发展成果,共同绘就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画卷。
领会贯彻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蕴藏了无数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信心、决心、初心奏响砥砺奋进的“主旋律”,续写中华文明的“新篇章”。
以信心为乐谱奏响努力学习“最强音”,指引文明前进“大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深学中华文明可知,上下五千年峥嵘岁月,深深镌刻着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苦难辉煌的历程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前进、创造历史的非凡足迹,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立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错叠加,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显现,各项风险挑
战跌宕起伏,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愈是这种时候,愈要树立信心,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汲取前进力量,找到破解之法。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从千年中华文明的学习中汲取历史的营养,提炼丰富的政治智慧,探明前进的道路方向,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理想信心,矢志不渝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以决心为号角奏响催人奋进“大战歌”,创造更加光明“好未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千年中华文明,记录了是非成败的经验教训,留存了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发展决心。创造光明未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奋勇前进的决心和宁死不屈的意志,当下,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中,党员干部当从千年中华文明蕴藏的政治智慧学习中明心见性、树立决心,以献身崇高事业的坚强意志拨云见日,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把握根本行为逻辑。作为党员干部,更要紧紧团结在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从熠熠生辉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提炼出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治国理政措施,奋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祖国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以初心为音符奏响实干担当“主旋律”,贯穿国家事业“无穷期”。中华文明的五千年是波澜壮阔的五千年,是绵延曲折的五千年,更是实干担当的五千年。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拼搏实干,五千年来中华文明
兼容并包,如果没有将初心坚守到底、如果没有将实干贯穿始终,就不会有今天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就不会有中华儿女强大的文化自信。纵观古今,在漫长的中华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始终坚守初心,以实干精神跋山涉水。当下,置身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党员干部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璀璨的中华文明中汲取实干力量和担当智慧,把实干精神永远贯穿于国家事业的始终,矢志不渝坚持绵绵发力,持之以恒做到久久为功,以勇挑重担的魄力,以实干担当的付出,推进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上一层楼”,推动伟大的中华文明“再写新篇章”。
学习领会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重要讲话,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再次揭示了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我国历史和考古工作者脚粘泥土、仰望星空,以科学的方法与详实的证据告诉人们: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不是浪漫想象,而是源远流长。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我们为何寻根问祖?是为掌握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从文明传承中汲取复兴力量。回首过去,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现代文明的流光溢彩都以深厚的历史为底色。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本质上就是源于博大悠远的中华文化拥有的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放眼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华文明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启迪。中华上下五千年滋养的文化自信,更为中国拥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条日夜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就一定要将其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令其接续奔腾成为一往无前的浩浩洪流。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亦在这条长河中奔腾欢歌,亦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
要以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文明。倍加珍惜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充分运用前沿学科最新技术,既让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也要加强阐释传播,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
要以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互鉴。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以探源工程滋养文化自信。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并从未中断的文明。从发达的种植业到先进的制造业,从天文地理到“四大发明”,长久以来,各种令世人赞叹的成就对世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一些不良用心之人却对中华民族历史加以歪曲污蔑,妄图诋毁中华文明乃至抹消其不菲价值和重要历史意义。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是不可割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谁可以孤立存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与世界交流而言,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应当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华文明的传扬工作视为己任、扛在肩头,并引导全社会参与其中,用历史证明,让真相“说话”,让世界看到中华文明的不凡与不朽,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让中华民族的内核精神在神州大地“花开遍地,香满华夏”,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并备受认可,在展示积极的民族精神内核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吾辈当争做学史、爱史、护史、扬史的“排头兵”,不断深入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弘扬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摸索规律找准时代发展密码,激荡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
弘扬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这条浩瀚长河定能一路向前,生机无限!